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学以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将国际关系定义为各种国际行为体(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或个别重要人物等)之间,在某些国际问题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通过某些方式(冲突、合作、放任或逃避等),实现某些目的或利益(生存、权力、财富和荣誉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国际联系的总和。
国际关系研究与世界史研究分别属于政治学和史学两个不同学科,他们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史学研究在于发现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而政治学研究则在于寻找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比如,国家间的战争有多种多样,包括种族战争、边界战争、宗教战争、独立战争等,历史学者与国际关系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方向有着明显的不同:
前者主要研究战争出现前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战争过程、相关社会力量以及重要人物活动等历史事件,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分析说明并加以发挥)其历史意义;
后者主要的关注点不是战争的过程与细节,而是研究国家质检发生战争的原因、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或结束战争,以及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战争等等。
其研究成果从国际体系结构角度、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或领导人个人角度揭示战争规律。
国际关系学者将常会在公开场合发表对国际时事的评论,但国际关系研究与时事评论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科学研究,后者是新闻工作。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政策研究的成果是政策报告,至于国际时事评论,仅仅只是个人或组织发表看法与立场。
理论研究需要依照科学研究方法的标准论证一个学术观点,政策研究的目的是要提出实现政府目标的政策建议,这两种研究的目的都希望阅读者能接受其观点或建议,而国际时事评论,只是表达作者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可能并不期望读者能够接受。
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问题
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具体问题可以使无限的,但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描述性问题、因果性问题以及处方性问题,通常也被称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描述性问题研究是要把国际关系的真实现象描绘出来;
因果性问题研究是对国际现象的发生、延续、演变、结束的原因做出解释,人们很容易看到事物的表象,却很难看到现象背后的原因,看到一个人读书,我们很难知道他为什么读书,因为愿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挣钱、搞研究、打发时间、娱乐获得知识等,当我们了解了这个人呢的年龄、身份以及所读的书的内容以及时间地点,将信息总和在一起才有可能作出与事实相符的因果解释,而国际关系现象发生的原因要比一个人读书的原因复杂的多得多,因此对一个国际事件作出因果性解释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检验。
处方性问题研究是就改变某种国际现象提出实现的方法,在现实的国际生活中,国家之间有着无数的矛盾,处方性研究都是研究如何化解国际冲突,如何促进国际合作。
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
1.文件回顾和批评
2.寻找研究问题
3.提出合理假设
4.检验假设
5.得出结论
案例:
有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源于军备竞赛
批评:冷战期间,美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等过都没有因为军备竞赛阶梯,苏联解体源于军备竞赛缺乏说服力
明确研究问题: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苏联解体源于政府没有决心使用武力制止分离主义
案例检验:叶利钦上台后通过武力成功阻止了车臣独立,冷战后的俄罗斯没有像苏联一样发生分裂。而普京上台后加大国防开支,2005年开始与美国进行军事抗衡,恢复了苏联时期的国防政策,但俄罗斯分裂的危险却进一步下降而不是上升。
结论:军备竞赛不是苏联国家阶梯的原因,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政府没有军事镇压分离主义的政治决心
引发另一个问题:在一个军事强国里,分离主义成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常用的研究变量
自变量:
自变量是指不受其他研究变量的影响而自身变化的变量,自变量多是事件或发展趋势发生变化的条件或原因
比如:
当我们研究两国的经济关系时,我们观察到贸易逆差的变化对两国的经济关系有影响,如果我们研究贸易逆差对双边经济关系有什么影响,我们就可以将贸易逆差当做自变量来研究
贸易逆差(自变量)——经济关系
经过研究发现,贸易逆差越大的两国关系越紧张,反之则越和平,于是我们可以认为,贸易逆差的变化时经济关系变化的原因或条件,在这项研究工作中,贸易逆差的变化被认为是自生的,是不受经济关系好坏的影响的。
因变量:
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一般来讲,因变量往往是关系变化的结果,在自变量的讨论中,以贸易逆差对经济关系的影响为例,其中经济关系就是因变量。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有多种,最主要的几种为:
1.正相关:
x增大y也跟着增大,翻着两个数值都缩小,比如综合国力与国家利益
2.负相关:
x增大y缩小,反之亦然,比如安全环境与军费增长
3.强度相关:
x变化到一定程度y才发生变化,比如利益冲突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战争
4.曲线相关:
x与y的变化率不同,比如国防开支与国家安全
5.对称相关:
x与y的变化相互影响,比如苏联核战略与美国核战略
6.不对称相关:
x变化影响y,y变化却不影响x,比如外交技巧与对外关系
7.中介相关:
x的变化通过干预变量影响y的变化,比如冷战后中美都需要避免双方军事冲突——认识到避免军事冲突需要安全合作——发展战略合作
8:伪相关:
x变化直观以为会影响y的变化,研究结果却显示两者并没有关系,比如有观点认为,冷战后世界主要矛盾是文明冲突,研究结果是,日美文明有重大区别,但冷战后,日美同盟得到新发展
干预变量
干预变量是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变量。
在研究一个国际关系的问题时,可以由多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不仅都对因变量有着不同的影响,而且自变量之间也可能有不同的联系,因此我们如果将其中的一个自变量抽出来单独研究,这个自变量就成了干预变量。
例子:
分离主义思潮(自变量)——台湾分离主义势力(因变量)
大陆军事威慑(干预变量 )
冷战后的分离主义思潮,本可能促成台湾分离主义势力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但由于大陆军事威慑力量存在,台湾分离主义势力虽有所发展,但终不能成为主导力量,不能使台湾“独立”。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是指,却少了它某件事便不会发生的条件。
导致“阿拉伯之春”发生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腐败、两极分化、失业、独裁等都是重要自变量,但这些自变量都不足以引发“阿拉伯之春”。
二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长期的伊拉克战争喝阿富汗战争使美国无力再在经济和军事上支持自己在中东的盟友,这使得“阿拉伯之春”发生了。
在这个案例中,“美国无力支持中东盟友”便是发生“阿拉伯之春”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发生“阿拉伯之春”
充分条件是指,具备了它某些现象便会发生的条件。
绝大多数国际现象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往往是多个条件组合在一起,才能共同成为某个国际现象的充分条件。
因此,充分条件的形成时有过程的,有的条件先具备,有的条件后具备,当最后一个构成充分条件的条件具备时,充分条件就形成了。
从仍以“阿拉伯之春”为例,“腐败、两极分化、失业、独裁以及美国无力对阿拉伯盟友对支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充分条件。
思考题:
Q:国际关系学有什么作用?对个人来讲,学习国际关系学有什么意义?
A:现代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量过多但却不严谨,甚至相互矛盾,学习国际关系知识,有助于提高独立分析能力;学习国际关系还有助于理解国际社会的性质。
Q:国际关系学属于什么学科范畴,它与国际关系史研究喝国际评论研究有什么区别?
A:
Q:国际关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目前,它已经从哪些自然科学领域中汲取了营养?
A:国际关系学早期知识来源于史学、哲学喝政治学,以后生出了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三条根,后来又生出了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喝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根
Q:国际关系学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为哪几类?不同类别的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A:国际关系研究的具体问题可以是无限的,具体可以归为三大类:描述性问题、因果性问题以及处方性问题,可以简单理解成“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
Q:中国古代先哲们的思想为什么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影响较小?中国玉欧洲古代思想家在国际关系认识上存在一些相似性说明了什么?
A: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创建者来自欧美,他们熟悉欧洲古代国际关系的思想,而不太了解中国古代的此类思想;但两种不同文明下的人们却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少相似的认识,这也许是因为,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客观不变的。
Q: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目前国际关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有哪几种?
A:学者普遍认为,现代国际关系学的建立始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对国际关系研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做出对贡献最为突出,首先兴起的是理想主义学派,理想主义主要从应然而非实然的角度看待国际问题,认为人性是善的,或者至少是能够通过教育改变的 ,并且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类似世界政府的这样的组织来避免国家鉴定战争。现实主义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较大发展,上世纪中叶,科学行为主义推进了国际关系研究,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自由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兴起,到了21世纪之初,除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者三大流派之外,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英国学派、批判理论都有所发展。
Q: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历程是怎样的?不同理论流派对中国国籍关系研究有什么影响?
A: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3年,这方面的研究都无人问津,1964年我国政府开始设立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学术机构,但1966年开始,文革导致这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全面停顿,知道1976年这场运动结束后,国际关系研究才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政府机构从事政策研究与学术界介绍国外的国际关系研究成果,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学者开始模仿国外的国际关系研究。不同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中国学术界造成的影响不同,上世纪80-90年代起,现实主义住到了政策研究、理论学术研究、国际关系专业教学以及国际新闻评论等多个领域。911事件之后,国际反恐缓解了中美之间的战略矛盾,也是的现实主义的影响力下降,2010年之后美国实施防范中国崛起的重返亚太战略,使现实主义学派重新巩固了其主导地位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在政策、学术、教学、新闻四方面的影响力仅次于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力始于21世纪,但主要局限于大专院校的理论研究与教学;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影响范围较小,这一理论派别的学者以大专院校的“两课”教师为主。
Q: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方法有什么区别?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A:早期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们主要靠历史经验和人生经验来解释国际关系现象,或是对复杂的国际关系现象做简单的类比或分类,然后归纳出经验性的结论,这种方法被称为传统他研究方法,用以区别现代统计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主要有:文献回顾和批评、寻找研究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检验假设最后得出结论。
Q: 学术论文为什么要作文献回顾?高研究为什么要从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开始?
A:获得系统性知识,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Q:学习国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每种方法可以增加什么知识或提高什么能力?
A:多读、多想、多说、多写。阅读书籍报刊可以了解最基本的国际关系事实和分析方法;多想可以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多说是指通过讨论来检验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的合理性;多写是指通过写作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逻辑能力
1 thought on “《国际关系分析》阎学通(第一章)学科概况与研究方法”